中国房产网 --中国房地产投融资信息第一门户 -www.juzhu.org-

房产新闻

合作动态

时事焦点

规划设计

新金融

财经视角

活动交流

在线咨询

/ - 搜文章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焦点 >> 户籍的历史由来


户籍的历史由来

从秦朝到1949年,户口这个制度一直存在于中国的社会结构中,但没有城市和农村的隔离,为了工作和土地,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城乡之间迁入和迁出。但是,五十年代初期,在城市地区出现的严重的粮食、煤炭、电力短缺,需要更为严格的办法来管理人口及其迁移。这一事实,与城市地区的高失业率一道,成为建立一个监控居住地变化系统的催化剂。尽管在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建立城市人口户籍制度的规定,试图解决失业和饥饿,农民进出城市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根本性的转变是1953年开始实行的“统购统销”,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关键问题是中国人对粮食的需求大于供给,粮食的高价会阻碍工业增长。统购统销,就是国家在秋收时以固定价格从农民手里买粮。(三十年过后,粮食买入价已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只有市场价值的50%.粮食黑市一直都有,但是农民在那里交易是违法的)。然后,国有粮店再将粮食以稍高于买入价的价格卖给城市居民。自然,国有粮店基本不盈利,很快便需要国家补贴。之后不久,对棉花、食油、所有其他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也开始实行统购统销。

统购统销制度对中国人民产生了重大影响:持续三十年,由于粮食价格很低,城市工资水平得以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同时,相对于城里人,农民生活水平等而次之,生产任何剩余农作物的积极性降到最低。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为了努力实现工业化,工厂新招收了几百万工人。但是,中央政府发现,这些新工人中的许多人实际上是寻求非农就业的农民,于是下令禁止国有工厂继续从农村招收工人。并且,政府开始控制农村“盲流”进入城市,从此,“盲流”[注4]一词特指那些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

1955年6月22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经常的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文件要求,全户或个人迁入或迁出县级行政区时必须向县一级政府报告和领取迁移证。1955年8月,建立户口登记制度之后的两个月,国务院发布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很快,定量供应制度延伸到了棉花、布料以及许多其它农业产品。各种票证随之出现,包括了几乎一切商品:食品、肉类、食油、煤炭、布料、肥皂、洗衣粉、食糖,后来还包括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等。份点只供给城市居民,用于购买轻工业产品。

户口制度在大跃进期间受到严重干扰。1957到1959年大跃进期间,中国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5%增加到20%(图7-1),国营企业工人从1957年的一千五百万增加到1960年的三千九百万(图3-3和4-3)。“盲流”可以在城市找到工作,但有没有粮食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大跃进之后,经济崩溃,严重的饥荒横扫中国大地,特别是边远的农村地区。[注5]1961到1962年,八百多万工人和五十万干部,连同他们的家属,下放到农村。从此以后,维持严格的户口制度再也没有受到质疑。
2014-11-03 12:22:19 来源:中国房产网 --www.creri.com-- 浏览:1125

站内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为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