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运营将改变“婆婆”管理模式 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分析称,此举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11月15日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用千字篇幅勾勒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路线图,其中,国资国企管理体制改革受到了各方关注。 四招识别短线牛股 中国软件“第2股”将拉升重个股轻指数 年终布局12”改革红利“潜力股 《决定》指出,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专家认为,通过此次改革改善国资管理,将更多让主管部门由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减少对企业活动的干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同时,国资委、国资运营投资公司、国有企业三者之间可能会形成三级架构模式,即监管者、资产所有者和具体的企业运行之间的关系。 国企管得好不好目前没有标准 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国资委管资产的时代,国企一味加大投资,不管效益如何,反正钱投出去了就进入账面资产;如果改为管资本,那就要看分红回报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企业价值是由市场决定。”上述负责人表示。 国资研究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总经理祝波善表示,目前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管理的核心思路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主要通过收入、利润等6个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注重的都是资产的增长,利润的增长,而不谈改革。 “事实上,国有企业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了,管理上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定出不同的指标。尤其是像国家电网、中石油这样的垄断型国企,跟竞争性的国企,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祝波善表示。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管理得好不好没有标准。比如,对于一些垄断企业,它的利润率应该是多少?假设30%的利润率,那是不是意味着国资委监管做到最好了呢?企业的股东就应该满意了?企业就创造了最大的企业价值了?我们无从知道。因为没有参照系,这是最大的问题。 徐高认为,国资委给国有企业的指标是非市场化的指标,这导致了国有企业的一些非市场化的行为。目前国资委考核国企的标准,是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考核的是资本增长的速度。这很容易导致国企的过度投资,因为投资可以扩大资本规模,但市场化的企业一定要考虑投资是否合算,如果投资太多,投资回报率很低的时候,就是在摧毁企业的价值。 国企改革一度被称作“最难啃的骨头”。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曾表示,当前国资改革不顺畅,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不到位,就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就已经开始酝酿。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10月20日举行的全国国资监管政策法规暨指导监督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正在认真准备国资国企改革方案,争取三中全会后尽快出台,形成上下联动的改革局面。 “我国国有企业仍处在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将研究界定监管企业的功能定位,深入探索分类监管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黄淑和表示。 简单复制淡马锡模式“不可能” 此次《决定》中明确要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被一些学者视为此次国企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方案”曾受到各界关注,其中针对国企改革,提到了淡马锡模式。 在业内看来,成立若干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和设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即国企监管重点由原来的“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其目的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资料显示,国资委第一任主任李荣融上任之初,曾赴新加坡考察,表达出对淡马锡模式的浓厚兴趣,并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出争取尽快成立“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协助国资委从事国有经济运营和战略重组。 这也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观点一致,即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基金公司,来代替国资委现有的监管职责。 淡马锡公司是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的一家控股公司,以控股方式管理着23家国联企业,其中包括14家独资公司、7家上市公司和2家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各类大小企业约2000多家,职工总人数达14万人,总资产超过420亿美元,占全国GDP的8%左右。 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表示,由于我国人口规模、经济体量等都同新加坡有着巨大差异,简单复制淡马锡模式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要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参照自身成功经验,实践中间必然要找出符合中国自己的经济实际的管理模式。 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专业的国资运营平台。国务院国资委此前曾先后明确了中国诚通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中国国新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经营的试点单位。此外,若干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专业资产经营平台来解决困难企业重组和退出问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在一些地方也出现过类似国资管理公司,当时叫投资控股公司。例如在上海,原来的上海机电局就改成了上海机电控股公司,原来的上海纺织局,就变成了上海纺织控股公司。 专家认为,目前来看,诚通集团和国新公司在运作上都不能说是很成功,原因就是国资委应该放给公司的一些权力没有给。 “国投公司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资运营公司,完全做资产、做股票,和做实业的公司不一样。”高梁表示,未来成立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注重改善国资管理,更多让主管部门管好投资方向,减少对企业活动的干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国有经济将更多投向战略性行业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组建若干个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由管资产到管资本,管资本的导向影响作用更大。通过国家投资导向来扶持或抑制一些行业,间接体现国家意志。” 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认为,从此次《决定》可以看出,国企改革的意识形态前提依然是要确保国有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地位。在此基础上改善国资管理,同时要调整结构和布局,更多投向国家安全和战略性行业。 国务院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源于中国国有资产的分级监管,组建后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极有可能是分级管理。与此同时,国有资本所属行业不同,投资的目的也不同,还可以按照行业来分,比如可以建立能源、交通等投资或运营公司。 高梁也表示,未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具体管理模式,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行业区别,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管理或分区域管理,不会大规模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 今后,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企业三者之间将呈现何种关系?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国资国企改革专家季晓南认为,国资体制是采取“两层架构”还是“三层架构”,即实行“国资委—国企”的模式还是实行“国资委—国资经营公司—国企”的模式,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国企特别是央企近年积极推进整体上市,并准备探索国资委直接持股试点,实际上实行的是两层架构模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设立若干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这对现行的国资体制是新的课题,要按照中央要求抓紧进行研究和制定方案。 高梁则认为,从逻辑推理看,三者今后将会是三级架构,即监管者、资产所有者和具体的企业运行之间的关系。 “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最重要的是,有助于让国资委真正恢复原来的面目,国资委的功能可能会大大缩小。”祝波善表示,本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应该是做监督和管理,而不是给企业做婆婆,给企业下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