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央行发力“鏖战”数字货币 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的消息,5月11日至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公布了12项专利申报,主要聚焦数字货币和数字货币钱包,相关研究有进一步深入与突破。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央行,目前多国央行都对数字货币显示出浓厚兴趣,并在研究落地方面付诸行动。 中国央行着力探索数字货币 在对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上公布的专利信息进行梳理后,《上海金融报》记者发现该研究所自2017年11月至今公布了47项专利,主要涉及对区块链网络中各节点的动态管理、对数字货币及数字货币钱包相关技术的发明和系统构建等,包括数字货币钱包的登录方法、终端和系统;数字货币钱包注销的方法和系统;基于数字货币钱包查询关联账户的方法和系统;数字货币兑换方法和系统;数字货币交易信息的查询方法和查询系统;数字货币钱包更换密钥的方法、系统;数字货币钱包开通的方法和系统;查询数字货币明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等。 总体来看,专利覆盖的环节相当全面,具体内容较为详实,如7月20日公布的“一种查询数字货币明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生成包括查询指令的查询请求;将所述查询请求发送至安全模块;由安全模块使用钱包私钥对所述查询请求进行签名;接收签名后的查询请求,在使用钱包公钥验证所述查询请求的签名信息有效后,根据所述查询指令显示数字货币明细列表。该实施方式能保证用户查询数字货币明细信息时的安全性。 据了解,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研究团队开展数字货币研究,2015年完成法定数字货币原型的两轮验证,2016年央行数字货币研讨会明确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2017年1月成功测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并试运行数字货币。显然,中国央行已在数字货币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 发行数字货币将遵循基本原则 其实,不仅是中国央行,包括新加坡央行、突尼斯央行在内的多国央行,都在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更安全的数字货币管理体系。那么,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技术支撑是什么? “有关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技术支撑问题,可分为西方主要经济体央行、欧洲央行和中国央行三个部分。”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超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西方主要经济体方面,值得关注的是英格兰银行联合伦敦大学2016年研发的英国央行数字货币Rscoin,其采取分布式记账(即区块链技术)与传统中心化结合的技术,可保证整个记账体系的透明度。设计机制与之类似的还有加拿大央行的CADcoin、新加坡央行的Ubin等。欧洲方面,欧洲央行目前并没推出数字货币,但其和日本央行联合研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前景,认为其有可能强化支付清算体系的稳健性与可靠性。”谈及中国央行,徐超表示,根据公开资料,尤其是已申请数字货币的专利,可以发现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构建思路将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央行保留数字货币的发行权,即由央行负责数字货币的设计要素和数据结构,由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不改变目前央行-商业银行的二元货币供给体系;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管理,数字货币的用户身份认证采用“前台自愿、后台实名”原则;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清点核对及消亡全过程登记,或采取分布式记账技术与传统中心化结合的技术;充分运用可信云计算技术和安全芯片技术来保证数字货币交易过程中“端到端”的安全;减少清算环节、降低交易成本等。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法币的发行会进一步推进相关技术成熟,区块链技术目前虽已得到全球各界认同,但仍存在效率、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潜在问题。各国央行发行数字法币,应保证技术基础更加完善、高效与安全。 需求推动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那么,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在内,各国央行积极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原因何在?徐超表示,从整体来看,这既是应对金融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有效监管数字货币的需要。如西方主要经济体央行在推进研发法定数字货币项目的同时,对已达到金融科技专利标准的方法和技术,会积极主动申请相关专利,不仅能有效保护该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科技成果不被第三方非法侵害,还有助于抢占金融科技制高点。“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央行也早已心领神会。”徐超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金融现代化,我国不得不向西方国家支付金融科技的专利使用费。尽早申请法定数字货币相关专利,可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受制于人的情况发生。” 徐超进一步指出,进入21世纪,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货币形态及其流通模式日趋数字化和网络化,出现了不同于传统货币的新型货币,即数字货币。“客观来说,数字货币迅速发展,通过点对点加密技术,一方面提高交易私密性和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加剧市场风险聚集,这需要监管部门予以回应。对此,国际组织呼吁用监管科技(Regtech)应对金融科技挑战。” 徐超认为,国央行发展数字货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应是加强监管科技的发展,即通过申请法定数字货币专利的方式,为规范数字货币发行、流通提供技术支撑和标准。因此,我国央行已申请的一系列关于数字货币和数字货币钱包的专利,无疑会成为监管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标准。 发展数字货币勿忘金融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货币可能导致的风险,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由此,监管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3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有关数字货币的提问时称,数字货币的发展有技术发展上的必然性,但同时要注意金融稳定,防范风险,中国对数字货币的应用需通过充分测试方可推广。 瑞士央行董事会成员ThomasMoser在6月末的某次会议上表示,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目前各国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的兴趣正在减退。“虽然这个新技术让每个人都感到兴奋,但它要让位于政策。现在的情况是每个政府都在监督,有一部分已开始试验发行数字货币,但我认为政府部门都在等待其他国家先去做,然后再确保自己也可以做。” 民生证券的一份研报也指出,对于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而言,如何科学地设定和调控数字货币发行量,保证其币值稳定,是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于以去中心化为目的产生的区块链技术,如何通过金融科技对其进行革新,从而达到对数字法币的监管与调控,是摆在央行面前的一道难题。可以预见,未来央行将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源、人才和技术资源,以促进相关技术发展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