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之家的烦恼 【转帖:转自自媒体:老七玩金融(wubin2015game)】
一、初创
从百度百科记载,徐红伟应该是P2P行业信用卡撸羊毛的鼻祖了。
曾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早前曾从事信用卡投资理财研究及实践。主编网贷投资手册《P2P网贷投资手册》、主编《2013网络借贷行业蓝皮书》。担任新浪财经专栏作家,在《中国征信》、财经日报《财商》等期刊、媒体发表多篇网贷行业研究文章。
在2011年甚至更早的时候,还在宝钢集团任职的徐红伟,就开始了他信用卡套现投资P2P之路。
在套现投资的过程中,可能是兴趣爱好,也可能是发现了里面的商业机会。
在2011年10月10日,徐红伟联合他的高中同学朱明春、还有技术员候斌开设了网贷之家。
后面因为意见分歧,技术员候斌自己去创业开设了另外一个行业的知名第三方:网贷天眼。候斌因为后续站台服务的平台,基本都出现了问题,逼不得已退出了网贷行业。把网贷天眼卖给了现在天眼的负责人田维赢。
从此网贷行业第三方个有了南之家、北天眼的格局。
网贷之家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论坛,后来经过几次升级更新,慢慢的变成一个第三方数据收集平台数据的机构。
2012年2月29日,徐红伟注册了上海盈灿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这也是网贷之家的运营主体。
然后基于网贷之家,后面陆续衍生出多个子品牌,包括:
网贷之家、投之家、盈灿科技、盈灿资产、盈灿咨询等。
而这些,是刚开始做网贷之家的徐红伟做梦也想不到的。
2012年底,徐红伟辞去了国企单位的职位,全职开始创业。
他的合伙人,还在珠海二中当中学老师的朱明春,被徐红伟游说,于2013年7月份辞职,负责创立网贷之家深圳分公司。
据当时跟朱明春认识的朋友说,当时网贷之家筹建的办公室在深圳联合广场,朱明春与其亲戚员工都吃住在公司,创业条件所谓艰苦。
当时在深圳的朱明春(网名麦田),主要负责筹建办事处和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并出任第一届协会秘书长。第一届协会的会长,据说是PPMONEY的陈宝国。
在混沌初开的P2P时代,当时的网贷之家也踩了大量的雷,早期的投资人基本都退出了。
光在13年那一年网贷之家去考察平台,然后出问题的有:
1、乾坤贷
考察日期:7.27 考察单位:网贷 之家
2、家家贷
考察日期:2013-8-29 考察单位:网贷 之家 倒闭时间:11月
3、中联乐银(网贷之家60强评级)
考察日期:无 考察单位:无 倒闭时间:11月
4、银实贷
考察日期:2013.8.28 考察单位:网贷 之家 倒闭时间:11月
5、乐网贷
考察日期:2013.7.7 考察单位:网贷 之家 倒闭时间:10月
6、东方创投
考察日期:2013.8.1 考察单位:网贷 之家 倒闭时间:10月
在尸骨遍野的年代里,网贷之家踩着众投资人的尸骨一直前行。
直到13年底,网贷之家获得了创东方的第一笔投资。
整个公司的现金流有了很好的补充,然后开始扩展北京分公司。
二、机遇
2014年3月,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随后,这个行业的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
而网贷之家,正是在这期间,创立了投之家和盈灿科技。
盈灿科技提供的技术外包服务,也就是帮助那些想做P2P平台的企业老板们,提供P2P系统定制开发服务。
同时盈灿咨询,帮助这些有了系统却不懂运营的平台,提供运营咨询以及代运营服务。
系统开发业务到16年以后才慢慢关掉。
据投之家的某位负责投放的员工表示,他们不但要负责投之家的广告投放,
还要负责多家代运营平台的广告投放。
并告知合作的广告公司,这些平台都是网贷之家代运营的业务。
而实际上,让广大民众知道P2P的,却是E租宝这个公司。
E租宝2014年年底上线之后,开始了疯狂的广告模式,吸引了大批的投资人,
也让更多人知道了P2P这个行业。
而网贷之家成名的那一战,就是在2015年12月份,针对E租宝骗局的揭露。
2015年12月3日,E租宝深圳分公司被经侦调查。
网贷之家曝光了这一事件。
2015年12月6日,网贷之家上海办公室被疑似E租宝雇佣人员泼油漆。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E租宝的实际控制人丁宁最后以集资诈骗罪等罪名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而讽刺的是,两年半后的2018年7月14日,网贷之家有关联的投之家也以集资诈骗罪被立案。
就是因为这一战的胜利,网贷之家树立了它在行业中第三方的权威地位。
在这期间,网贷之家不满足于首页BANNER广告的单纯盈利模式,孵化了多个子品牌:投之家、融之家。
投之家的接入首先需要与网贷之家合作实地考察业务,这部分的费用大概在30000左右一次。
如果考察通过,平台与投之家可以对接,按A+S的方式计算费用。
而据部分平台反馈的情况是,考察完后,考察方多少会提出一些有毛病的地方。这个时候,平台方要么出点钱去摆平这个事情,要么就选择不发布考察报告作罢。大部分平台,只能再忍痛付一笔封口费。
收费标准基本为A300+S年化2-3%。(一个新的投资人300块,并且按待收的年化2%计算服务费,只要保持倒流,需一直结算)。
因为平台的数量迅速增加,所以平台对于流量的渴望已经到了饥渴的程度。
所以只要能够上投之家的平台,大家都是挤破脑袋往里面钻。
在这波发展浪潮中,很多专业的互联网创业者进入这个行业。
他们创造的产品,完全以互联网思维来运营,完美的用户体验,完美的APP端。
通过应用市场这一类的渠道,非常低成本的获客获得了大量用户。
这种获客模式,对于网贷之家的获客成本来说,是相对低廉的。
所以,有越来越多平台,不买网贷之家的账。
很多规模很大的平台,在网贷之家的评级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因为他们根本不屑于出现。
三、腐朽
当行业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P2P平台手上握有了大量的资金。(当然,这部分资金是谁的,大家自己理解)
那么各种品牌、评级、流量,只要能上的,大家都想上。
这个时候,网贷之家推出了P2P平台的年度框架合作服务。
年度框架的合作,整个费用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千万级以上。
其中包括:代运营、品牌包装、百强榜包装、视频发布、各种线下活动发布等等。
包装这些合作的平台,一定能够有个迅速的提升。
所以,我们总能在百强榜上,看不到一些我们认为实力背景特别雄厚的平台,却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平台,在榜单的50名以后游走。
16年—17年现金贷业务发展的时候,融之家上线APP借点钱,给大量现金贷平台提供借款人。
并且据合作过的渠道沟通,刷量刷的很厉害。
而且网贷之家上越来越多东西都是要钱的。
新闻稿发布要钱。
推荐平台要钱。
入评级先要广告合作,也要钱。
视频采访要钱。
线下投资人见面会参与要钱。
投之家合作要钱。
融之家合作要钱。
只要你能看到平台有任何推广的地方,都是要钱的~
(某从业者群控诉网贷之家)
而到了18年,网贷之家居然上线了返利频道。
直接把所有用户都羊毛化,再赚一波钱。
这个行业的获客成本,也从16年的一两百块,剧增到了18年的3000块一个人。
在这种高成本的环境下,很多平台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
四、疯狂
网贷之家在行业的布局远不止此。
流量生意满足不了胃口的时候,它把手伸向了平台。
成立盈灿资产、盈灿基金。
以跟平台以流量换股权的方式入股这些平台,扶持它的发展。
而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推广成本费用,都由平台来出。
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从技术开发——平台上线——代运营——提供资产——平台出售,完成了一个P2P企业的所有环节。
在2016年8.24号针对这个行业整治的文件出台后,很多企业在合规经营这一块,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早期的资产端等,都属于大标,超限额标。
有部分平台已经感觉无力支撑,考虑退出这个行业。
而这个时候,也有很多“看好”这个行业的收购者入场。
投之家的并购事件,就出在17年下半年大家准备备案冲刺的时间点上。
据某位知情人士称,在深圳市金融办排查P2P平台的时候,投之家是完全没有被排查的。
因为他们都默认投之家就是个第三方的倒流平台,根本没有资产,也不存在备案这个工作。
所以它们并没有在第一批排查的名单内。
后来金融办让管辖内的平台上报申请备案的情况,投之家上报说自己已经在转型做P2P业务,也想争取备案。
而事实上,投之家在16年就一直有自己的P2P业务,但资金流向一直是个迷。
而当时的金融办领导,据说还很惊讶,完全不知道投之家还自己做资产端。
据投之家员工透露,投之家的管理极其严格。
各部门之间不允许有太多沟通。
第三方合作部门,跟自有资产部门,以及推广部门,都是各自独立的。
由上级领导统筹。
所以推广部门其实不知道他是为谁去募资。
第三方合作部门,也并不知道平台其实一直自己在做P2P业务。
关于投之家最近爆出问题这件事情,周一徐红伟去投案后,会给出一个说法,而我听到的说法有如下两个:
第一种:当时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的买家卢某。卢某因为当时手上有几个平台,借了钱给珈伟股份的老板。当时卢某提出要求,珈伟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来帮卢某站台,来收购投之家。因为欠钱,所以珈伟股份就答应了这个事情。
双方从11月正式开始合作,签订了对赌协议。
当时投之家的待收只有10亿。
而平台觉得,卖掉有点亏。
于是收购方提出要求,可以按对赌待收的情况来支付收购款。
以10亿为基数,每增加一亿待收,额外增加一定比例的收购款。
到6月份交割的时候,平台的待收总量,已经超过20亿。
结果后来卢某因为资金链断裂(据说大部分钱都进了股市,正好约到6月份股市下跌)跑路。不得已这个事情才曝光出来,珈伟股份也就此甩锅。
第二种:前面的说法差不多。但卢某其实也是一个操盘手,他主要就是把P2P买过来,然后把平台做大了再转手卖掉。
当时珈伟股份因为股价大幅下跌,大股东面临清盘出局,必须要有一笔场外资金救命。所以卢把平台买过来后,就是帮珈伟股份做体外融资的。只是因为卢自己的资金链断裂,又或者股价大跌,所以他只能跑路了。
据说,在投之家出售后,徐红伟与另外一位高管,每个人都提了一辆豪车。
并且在今年上半年,通过资本运作,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中玺国际(00264)。
这些资金的来源,我也呼吁相关部门调查清楚。
如果说,投之家的事情,徐红伟是被骗的。
那么天天财富和下周继续要出问题的其关联平台,那就是恶意诈骗的行为了。
据笔者做多笔并购案实践中的猜测,徐红伟应该是发现了这个里面的商机。
觉得把平台收购过来,然后再卖给上市公司做体外融资这个事情,是非常暴利的一个生意。
比如收购一个1亿待收的平台,花掉3000万。
然后以网贷之家的影响力,在半年内做到10亿待收,然后3亿卖掉。
里面的利润有2亿左右的空间。
这可能比网贷之家一年的盈利还要多几倍。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没有人会不疯狂!
所以他后期又出手收购了几个平台。
我曾经有跟被收购的另一个平台的高管沟通,在盈灿集团收购平台后,原有资产端不再发标。
后续的资产端全部由盈灿资产那边提供。
而盈灿资产提供的标的,平台这边是完全没有权利去审核真假性的。
大部分都是企业贷,而提供贷款的借款公司,指向就是上市公司的关联企业。
而这部分企业贷资产,大部分都是直接借新还旧来操作。
最近资金流出的厉害,所以就出现逾期了。
这也证明了我对于后续操作的猜测。
这说明,盈灿集团这是知法犯法!
明明知道这种壳主体借款,不一一匹配借款人的行为是被严令禁止的。
但它的盈灿资产,提供的资产,大部分都是这种壳企业借款!
这本身就是一种自融的行为。
对于盈灿这种业内的机构来说,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事情是不被允许的。
五、涅槃
其实从事这个行业的每个人都知道,网贷之家是不能够得罪的。
因为得罪了它,基本上你在行业里就没有了生存空间。
所以大量的平台,自愿的、不自愿的,都必须依附着它。
网贷之家已经成为这个行业扭曲的一个存在。
它既是裁判,也是运动员,同时还是规则的制定者,最后还可能是执法者。
这种对于行业的垄断,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行为。
所以,如果这个行业还想涅槃重生。
网贷之家必须死。
因为它已经不是一个公立的第三方机构。
而是成为了某些人用来赚钱的工具。
也已经成为某些人用来摆布投资人的工具。
哪怕它引以为豪的百强榜以及数据分析系统,也是可以被收买和篡改的。
这种不公证的第三方,它的存在意义在哪?
如果它还存在,投资人对于他的长期依赖,会造成投资人自我风险意识以及辨别意识的缺失。
这次的投之家事件,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如果不是网贷之家,有几个人会知道投之家?
又有几个人会去投投之家?
投之家的覆灭,给整个互金行业带来的破坏。
不亚于冰川时代对于地球的破坏。
如果网贷之家这个毒瘤还继续保持,三年五年后,这个行业还能经得起这样一波么?
当然,前提是,三年五年后,这个行业还存在。
所以我呼吁大家,对于投资,一定要有自己的辨识能力,也要有抗风险能力。
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如果你投资的平台出现了良性逾期,也要理性面对,最少平台还没有跑路,还在解决问题,本金还能回一部分。让平台在金融办和经侦的监管下,完成后续的兑付工作才是首要前提。
如果你投资的平台已经跑路,请第一时间到平台当地所在的派出所,组织大家迅速报警立案。
资金追回的多少,取决于立案的速度和经侦的追查力度,所以一定要快。
我也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起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于剩下的平台进行数据监控。
而且数据监控系统最好能够公开,这样对于投资人选择平台,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
只有政府或者第三方公立机构的数据,才能公平公正,这样的数据或者榜单,才会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