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产网 --中国房地产投融资信息第一门户 -www.juzhu.org-

房产新闻

合作动态

时事焦点

规划设计

新金融

财经视角

活动交流

在线咨询

/ - 搜文章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家居家装 >> 室内配送机器人商业化已经开启,但距离规模化应用还有很远


室内配送机器人商业化已经开启,但距离规模化应用还有很远

  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点燃了北京亦庄,展场周围人头攒动。儿童教育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正在来到我们身边。今年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在基础技术、市场规模、企业智能化转型方面持续提升。国内市场上,既不乏巨头在业内积极布局赛道,也有一批初创型机器人公司逐渐崭露头角。 

  随着地产物业成为人工智能的成熟落地场景,服务机器人尤其是室内配送领域,赛道内的各位玩家都在摩拳擦掌。据艾媒咨询调查显示,至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额将超过300亿元。尽管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明显,但也呈现着某种乱象。一方面,行业内新品发布不断;另一方面,媒体和消费者却对逐渐涌起的热潮持观望和迟疑的态度。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服务机器人尚未满足用户的深层次需求。

  室内配送机器人争相落地,人工智能时代“跑腿小哥”崭露头角

  3月,美团在朝阳大悦城进行配送机器人试点的视频曝光;4月,苏宁展示了与真机智能合作的机器人“卧龙一号”,在南京进行了测试;“阿里小G”宣布最快5月会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进行小范围商业化落地,年底前将会陆续量产。Yogo robot的Kago3也在近期正式在虹桥万科、国投大厦、盛大、浦东等物业落地。

  2017年,媒体公布了一组数字:上一年,中国人点了33亿单外卖,白领用户平均每周会点2-4次,外卖骑手的足迹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了8万圈。虹桥万科送餐的一位外卖小哥介绍道:“我们位于虹桥附近的天街站点,一天的送餐量就有800单。一到下雨天,单量还会增加。”

  在激增的送单市场和降低人力成本的需求下,外卖平台开始积极寻求与机器人企业合作。据悉,某主流外卖平台与Yogo robot在去年签下了行业内最大一笔订单,Yogo的室内配送机器人已于今年6月在万科实现常态化运营;美团和优地科技、Segway近期也在无人配送领域达成合作。

  尽管人工智能目前还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但在室内配送领域,机器人还是完成了很多让人惊喜的动作。以Kago3举例,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跑腿小哥,它不仅可以与电梯物联,自主上下电梯,还可以给用户打call取餐;而在云端层面,它也已经完成了与主流外卖平台系统的无缝对接。骑手只需扫二维码,便可注册录单。

  据外卖平台工作人员透露,Kago3已经为用户送了200多单外卖。万科的保安说:“已经有附近站点组织骑手进行了机器人送餐培训。尽管目前大部分骑手还是习惯自己送餐,但已经有骑手愿意主动使用机器人。”“哎,机器人呢?”在保安介绍的间隙,传来了外卖小哥的呼唤。外卖平台的运营人员透露,“一些用户在app点餐时也会特意留言希望由机器人送上楼。”人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改变。

  智能化成为物业发展新趋势,服务机器人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投大厦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耿永军认为:“智能机器人行业也在倒逼着物业公司进步。传统的物业企业,作为服务型行业,人员较为密集,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来为客户提供各类专业服务。而随着企业的发展,所管理楼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因而对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的智能楼宇从温湿度到灯光亮度的自动调节;从智能门禁与访客系统的综合运用,到各类服务机器人的大量运用……它的智能设备利用量会更高。在未来的大厦里,也许将看不到服务人员,一部手机或一部数据终端就可以解决客户的服务需求,一部手机或许就可以完成物业人员的工作需求。”耿永军总经理说道。

  据戴德梁行数据的分析,至2022年,上海全市房地产市场上的超甲级写字楼供应量将超过283万平方米,占那时全市甲级写字楼市场供应总量的11%。目前既不能快速使用最新科技,也不能在不远的将来建设智能平台的甲级写字楼,将面临租户流失的风险,其现时的高出租率从长期来看也难以为继。

  写字楼内包裹/外卖如何正确安放,已经成为高端物业亟需解决的难题。高端物业的门禁是一只铁老虎,骑手不能上楼,每隔一段时间,外卖、包裹就会积压。上海的多处物业都在门口设置了开放式储物柜,但依然无法解决无序堆积的乱象。

  午高峰时,在人群中翻找到自己外卖的难度不亚于打高阶版连连看。尤其当高层柜里的汤汁翻洒,头顶飘过一滴一滴酱油雨时,白领们逃离北上广的心情真的分分钟溢出。据统计,中国现在每天的外卖订单量高达4000万单,快递包裹达到1亿个。

  据国投大厦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耿永军总经理介绍:“我是在物业博览会上看到kago3的,送货机器人的引进,是我首次接触到实用型的机器人。说实话,最初也会担心,万一机器人逃跑了怎么办,丢了怎么办?后来发现它是会自动设计路线,自己定位的。当然,更希望它后期可以自动记录服务过程,避免服务过程中的纠纷发生。尽管快递机器人现在还不能成为运送主力,但已经成为楼宇配送非常有效的补充。”

  配送机器人在不断加速室内场景落地,但距离它在市场上真正被普及还有一段颇具挑战性的路要走。首先,要转变用户习惯,需要产业上下游联合教育市场。比如在外卖行业,骑手习惯提前联系用户下楼取餐,还未形成使用机器人送餐的习惯。用户习惯需要时间去培养。其次,机器人在技术上仍然有很多难关需要攻克。比如多机协作中机器人之间的避障问题,进电梯的安全性问题等。

  Yogo robot的创始人赵明认为:“机器人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必须依附在有价值的行业里,为行业解决真正的问题。室内配送场景的痛点和需求一直都存在,但是服务机器人要想真正满足用户,还有很多技术坑位需要填平。”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从业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机器人运行的安全性、成本不断降低、量产能力提升,都是它们未来需要一一解决的问题。

  配送机器人需走好商业化第一步,规模化应用需要行业深耕者

  服务机器人行业正在发生着变化,行业资源正从教育娱乐机器人向实用型机器人倾斜。据电子协会的工作人员透露:“明年机器人大会也将缩小娱乐、教育型机器人的展区,将重点放在实用型服务型机器人身上。

  这种变化的趋势,在配送机器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优地、科沃斯、高仙等新玩家也陆续加入物流配送机器人赛道,但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室内配送方向上发力。在资本热浪中迅速扩张的服务机器人产业,既激发了一波行业的创新者,但也因为现阶段产业技术门槛较低,涌进了一批资本投机者。

  Yogo robot的创始人赵明认为:“技术与场景的结合并不意味着能够带来规模化的应用,配送机器人的落地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中去不断试错和迭代。只有找到消费者深层次的需求,才有可能做到有价值的量产。未来的城市建筑中,机器人的功能和形态应当是充满想象力的,它既可以是一个自由移动的饮水机,也可以是一个奔跑的行李箱。

  服务机器人做为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环,应该参与到建筑的设计中来。配送机器人规模化应用需要行业深耕者,面对未来的挑战,真正的开拓者是那些不会被短期利益诱惑、也不会被困难被打垮的人。”

  拨开迷雾,只有更客观地看待服务机器人行业现状,才能让更多愿意为这个行业陪跑的企业和人才加入进来,一起助力配送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早日到来。

2018-08-28 10:53:05 来源:中国房产网 浏览:1133

站内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为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