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判”特朗普,中国如何理性反思?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还没有上任,就向中国发起了强硬挑战。继打破数十年的美国外交惯例与中美外交默契、与台湾领导人蔡英文通电话后,特朗普近期又在接受采访时暗示,美国不必受“一个中国”政策的约束,可以将此作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特朗普的这些言论、举动震动了全世界,而也许在所有人中受震动最大的,是那些原本以为特朗普上台会对中国有利的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国人开始呼吁,不应再“误判”特朗普,应该认识到特朗普构成的重大威胁,否则将会给中国带来沉重代价。 但问题是,“误判”特朗普,究竟是谁之过,谁最应该反省?在今年的整个美国选举过程中,对于大量中国人(既包括精英也包括普通网民)热烈支持特朗普,国际舆论一直感到大惑不解,因为特朗普一直在竞选中对中国发出各种威胁,既有经贸方面,也有地缘政治方面,而且没有理由认为他的这些威胁只是说说而已,不会付诸实施。如果说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轻率行动令人惊奇的话,许多中国人这么晚才恍然大悟地意识到“原来特朗普上台对中国不利”,才更令人惊奇。 事实上,在中国,对特朗普的支持曾经有“广泛的民意基础”,跨越了“左”、“右”两派。很多从“右”的方向支持特朗普的人,是受到了美国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们反感美国的自由派(中国网络上俗称“白左”),认为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进步主义”和“政治正确”过头了,应该由保守主义来纠正。 当然,这中间也存在一定的情感误置,因为特朗普并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保守主义者,比如他的经济政策反国际自由贸易,并带有一定的国家统制主义色彩。只是这并未妨碍这部分人喜欢特朗普。不过,这部分特朗普支持者相对比较“小众”,以知识分子为主。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信奉自由主义的中国“右派”,对特朗普持鲜明的反对态度。而且,那些“右派”的特朗普支持者,通常对中国的体制也持批判态度,所以特朗普向中国发难的举动,并没有震动他们。 受特朗普最新言行冲击最大的是中国的“左派”特朗普支持者,主要是民族主义者和官方意识形态的拥护者。他们曾经认为特朗普的上台有利于中国,并为此而欢呼,而特朗普的对华强硬举动打碎了这一幻景。当然,这些“左派”也会与“右派”共用一些话语,如也对“白左”、“圣母”百般嘲讽等,但他们支持特朗普的最主要动机不是反感美国自由派,而是认为特朗普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或者特朗普符合他们的“口味”。他们支持特朗普的理由,或者说喜爱特朗普的原因,至少可以概括为七点。而这七点,每一点都值得推敲。 第一,特朗普是一个“商人”,其潜意思是,商人不受条条框框限制,可以接受各种讨价还价,而中国一向善于和这样的“务实主义者”打交道,所以,特朗普对中国有利。但问题是,用“商人”来概括特朗普的个性和习惯很不准确,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特朗普在整个选战中极其顽固,一意孤行,并未表现出“商人”的灵活性和乐于妥协的倾向,而且,他很可能因最终出人意料的竞选成功,而变得更加顽固。同时,特朗普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信念,可谓是一个狂热的美国民族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好斗、甚至好战的人。即使从“商人”的角度看,特朗普似乎也更喜欢冒险性的交易,愿意冒着两败俱伤的风险“恫吓”对方,迫使其支付沉重代价。鉴于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拥有的转圜空间远较中国为大,特朗普的这种策略将令中国很难受。 第二,特朗普不重视民主、人权等价值观,无意推广西方制度与价值观,所以,有利于中国。的确,特朗普并不尊重美国的民主制度,也对在世界各地推广民主缺乏兴趣,但是这并不会妨碍他在与中国博弈时利用价值观话语,将其作为向中国施压的武器。同时,也很难说以往的美国政府,利用价值观对中国施加了多么巨大的压力,例如,奥巴马政府对中国构成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战略方面的“亚太再平衡”,和经贸方面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不在价值观方面。 第三,特朗普是一个孤立主义者,可能退出东亚,从而给中国留下更大的战略空间。然而,人们根本无从判断,特朗普在上台后一定会采取孤立主义政策。其实,特朗普的“孤立主义”,更像是利益维度上的“美国至上主义”,并不在空间维度上放弃战略空间。特朗普只是想更加强调美国作为单个国家的利益,减少国际公共品提供,减少对国际义务的承担,而要求盟友自己负担起更大责任,缴纳更多“保护费”。这并不代表美国力量的收缩,相反,美国仍以维持全球主宰地位为目标,并可能在局部地区,如东亚,演变为更加咄咄逼人的战略进攻。 第四,一些中国“左派”不喜欢美国的民主制度,在他们看来,特朗普的崛起意味着美国民主制的堕落和衰败,因此是喜闻乐见的。的确,特朗普的上台意味着美国民主制度面临一定的危机。但第一,特朗普上台也“打醒”了美国自由派,迫使他们思考如何与特朗普更好地博弈,同时回应更深的社会诉求,美国民主仍有在“试错”中修复、巩固的机会。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出错,尤其是权力制衡机制的失灵,对中国未必是好事。美国总统受到的约束主要体现在国内方面,其在外交和军事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也有更大的滥用权力(“乱来”)的空间。现在,即使是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也会承认,美国国内民主机制及相关政治、社会力量,是制衡特朗普,迫使他不要在台湾问题上“乱来”的重要因素。 第五,一些人认为(并希望)特朗普会把美国“搞乱”,加剧美国的衰落,从而对中国有利。但是,美国现在并没有在绝对意义上衰落,只是别国与美国的差距相对缩小了,美国的军事、经济、科技实力仍然远超其他国家。特朗普上台有可能加剧美国社会矛盾和族群裂痕,但并不一定会导致美国经济下滑,或者军事力量削弱。退一步讲,即使美国衰落,历史经验表明,处于衰落过程中的大国更喜欢对外用武,以吓阻它所认为的潜在竞争对手发起挑战。 第六,一些人认为特朗普会把美国战略重点放在中东地区,甚至在中东恢复“反恐战争”,从而延续9·11后中国获得的所谓“战略机遇期”。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针对穆斯林的言辞或许造成了这种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真的会这么做。事实上,特朗普竞选中的涉穆斯林言论主要集中于两点——恐怖袭击威胁与移民,而这恰好是在呼应美国国内民众关心的“身边”议题。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受伊拉克战争等事件影响,美国民众不愿再贸然介入“遥远”的中东地区的冲突,特朗普也向选民一再强调,他从一开始就反对伊拉克战争。执政后,特朗普可能加大美国打击伊斯兰国(ISIS)的力度,或者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但不一定会把战略重点放在中东。更何况,特朗普表现出强烈的亲俄倾向,而俄罗斯在叙利亚、伊朗等中东国家都有战略利益,这为美俄合作重塑中东秩序,而非美国单边激烈干预中东,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第七,特朗普在选战中表达的族群歧视、族群威胁话语,引起了一些中国大民族主义者、种族主义者、排外主义者的共鸣。他们或者是在情感上认同特朗普,或者真的想效法特朗普,鼓动族群歧视,加剧族群对立(尽管特朗普在美国正式执政后未必真会这么做)。但是,美国的族群政策,和中国的族群政策,完全是两回事。特朗普即使在美国国内挑动族群对立,这也不意味着他就会更容忍、鼓励其他国家实施这种行为。相反,如果他选择和中国对峙的话,更可能利用族群议题向中国施压,而面对来自特朗普的挑战,中国也应当会更强调国内的族群团结。 基于以上站不住脚的理由,中国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特朗普支持者(俗称“川粉”)。有的人达到了荒谬的程度,不仅自己喜爱特朗普,而且会猛烈攻击那些基于合理理由批评特朗普的人。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国际严肃媒体基于公心而非私意,一直在提醒特朗普对国际秩序与全球公共利益可能造成的危害,但在这些“川粉”眼中,这些媒体是“背离了客观公正原则”,是在蓄意、吹毛求疵地“黑”特朗普,或者是“不识时务”的“小清新”、“白左”、“公知”。但吊诡的是,国际主流媒体所提醒的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与危险性,最终却以特朗普对中国的惊人挑衅表现了出来。这在印证了国际主流媒体警告合理性的同时,也造成了“川粉”的分裂,以及相当大一部分“川粉”的哑然失声。 由以上分析可见,很多中国人支持特朗普,是因为他们与特朗普有一定的共性:都是民族主义者,都以零和博弈思维看待中美关系,都不认同民主、包容等现代价值观,都有族群歧视倾向,都有反智倾向,更愿意依赖直觉和情绪,而非综合权衡的理性认知。这解释了“非理性”的特朗普在中国的巨大吸引力。但问题在于,国际主义者会联合在一起,而民族主义者却往往互为对手,非理性的、民族主义的、以零和思维看待两国关系的人,更容易爆发冲突而不是合作。特朗普并不是他在中国的许多民族主义“粉丝”的“同道”,而是先行一步,走上了与中国对抗的道路,而且根据以往经验判断,他不会轻易后退。 特朗普的举动已经令中美关系处于险境,可以说构成了中国近些年来遇到的最大的国际政治挑战。然而,特朗普在西方仍有一定的孤立性,美国的自由派试图从一开始就制约特朗普,包括在外交政策方面,欧洲也对特朗普深怀疑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也存在着对特朗普的忧虑。因此,在约束特朗普、迫使他尊重外交惯例和已有国际秩序方面,中国不仅与许多其他国家,甚至与西方的内部力量,都有着共同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面对“特朗普挑战”,诉诸一种主要植根于民族主义的策略,乃至以“特朗普式”的激烈言辞回敬特朗普,这将使世界将此视为中国与美国的民族主义的冲突,从而使中国难以赢得国际性支持,甚至可能给特朗普一定的机会来孤立中国。中国合理的做法是不囿于本国利益的视野,而是既强调中美关系的合作共赢性,反对特朗普的零和博弈思维,又强调维护国际秩序,反对特朗普颠覆已有国际秩序的企图。中国更多展示自身维护国际自由贸易、国际法、全球秩序的意愿,从维护“全球公益”的角度来定义自身与特朗普的博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争取更多的支持。这也是针对此前对特朗普的“误判”,中国应该进行的正确反思。
从贸易战看对特朗普的误判沈建光:中国不妨加入全球反对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的阵营,共同在硬碰硬的较量中摸出特朗普底线,以战促和。
更新于2018年6月21日 05:55
特朗普政府对华的四大误判:中国已今非昔比2018年04月26日 18:23
误判一:错误的计算方法 美方渲染对华贸易逆差 美国渲染对华贸易逆差高达3752 亿美元,借此煽动美国公众的反华情绪。然而根据中方的统计,2017 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5817 亿美元,中方对美出口4297 亿美元,从美进口1539 亿美元,顺差为2758 亿美元,比美方的数字小了近1000 亿美元。而实际情况还要复杂,例如,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中,相当一部分出自美国等外资在华企业,另有不少加工行业的产品。据统计,在华外企进出口活动造成的美中贸易逆差约占59%。 此外,在华美资企业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如苹果(207.99, 0.60, 0.29%)手机电脑、通用汽车(37.73, 1.11, 3.03%)等已在中国市场占有相当份额,这些均未计入美国对华出口。同时美方把香港转口贸易部分都算入中国出口,这些并非是“中国制造”。如按照经合组织及世贸组织贸易增值计算方法,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数至少减少三分之一。美方还绝口不提服务贸易,而在这方面,美国对华长期保持巨额顺差,仅2016 年美方顺差就有557 亿美元之多。 就国际竞争力而言,美国在高科技产业和农业上占据很大优势,但却以所谓“安全”为由限制对华出口。据美国研究机构报告,如美方放宽高科技产品对中国出口的管理限制,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减少35% 以上。尽管中方一再提出这一问题,美方也多次许诺,却拒不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可以说,所谓“3752 亿美元逆差”是完全按照美国统计方式和政治图谋制造出来的,而又被美国作为挥舞贸易制裁“大棒”的借口。 误判二:错误的政策取向 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商品、人员的自由流动,带动了多边贸易体制和贸易自由秩序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和众多国家经济的增长。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各个领域占据的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捞取到大量好处,但由于治理方面的缺失,也造成了利益分配严重不均和社会的分裂。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民粹主义的兴起、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思潮泛滥。这不是全球化本身的错误,而是治理上的问题。 特朗普借助美国高涨的民粹主义思潮赢得了总统宝座,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倒行 逆施,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企图强逼贸易伙伴单方做出让步。错误的政策取向,必然导致错误的行动。特朗普上台一年多的举动表明,他的政策取向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损及世界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也必将损及美国利益,是没有前途的。 误判三:错误的行为方式 霸权主义行动 冷战结束后,世界人民逐渐形成强烈共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抛弃冷战思维和“丛林法则”及零和游戏,通过外交磋商处理相互间分歧和争议问题,不能恃强凌弱,更不能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因此,在经贸方面,1995 年1 月1 日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其主要职能是管理、组织、协调、调节和提供成员国贸易之间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按照世贸组织的宗旨,任何国家都不能依据国内法处理国际贸易的争端。按此要求,美国不能再借《1974 年贸易法》处理同他国在经贸上的分歧和争议。 特朗普政府却无视世贸组织的规定,毫不顾忌国际贸易的原则,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继续采取霸权主义行径,凭仗国内法威逼他国服从美国利益诉求。 首先2017 年8 月18 日宣布根据《1974 年贸易法》启动对中国“301 条款”调查,2018 年又引用“232 条款”宣布加征钢铁及铝制品关税,逼迫有关出口国让步。3 月23 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根据“301 调查”结果,将对中国价值约600 亿美元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并称:“这是许多(行动)的第一(个)”,制造咄咄逼人的态势。 此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加征25% 关税的中国产品清单,将损及中方500 多亿美元的利益。所有这些,都是赤裸裸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这次美国霸权主义行动的矛头直指中国,企图像当年制服日本一样,用强硬手段压服中国。 误判四:错误的对象选择 中国已今非昔比 中方为促进两国贸易平衡,做出众多积极努力,美方却仍不满足。最终特朗普放弃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途径,依然对中国动起“刀子”,挥舞起贸易摩擦的“大棒”,妄图逼压中国就范。 中美经贸关系经历过错综复杂的进程。但当前同那时有明显不同,第一,中国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占到美国的三分之二多,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中升美降的势头仍在发展。 第二,中美经贸合作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已获得全面进展,双方利益高度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美方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举动,都会造成美方自己也蒙受伤害的后果。 第三,中国在不少方面已形成对美优势,在实体经济方面明显强于美国,而且中国拥有更加全面的经济体系,有条件也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利益。 第四,特朗普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抵制全球化,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损害自由贸易秩序。而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受到普世称赞。中国占有道义上的优势。 第五,中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正万众一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砥砺奋进。更重要的是,中国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反观美国,当前社会分裂严重,思潮混乱,矛盾错综,对特朗普看法不一,政府内外观点分歧深刻,难以形成中坚力量。 误判一:错误的计算方法 美方渲染对华贸易逆差 美国渲染对华贸易逆差高达3752 亿美元,借此煽动美国公众的反华情绪。然而根据中方的统计,2017 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5817 亿美元,中方对美出口4297 亿美元,从美进口1539 亿美元,顺差为2758 亿美元,比美方的数字小了近1000 亿美元。而实际情况还要复杂,例如,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中,相当一部分出自美国等外资在华企业,另有不少加工行业的产品。据统计,在华外企进出口活动造成的美中贸易逆差约占59%。 此外,在华美资企业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如苹果手机电脑、通用汽车等已在中国市场占有相当份额,这些均未计入美国对华出口。同时美方把香港转口贸易部分都算入中国出口,这些并非是“中国制造”。如按照经合组织及世贸组织贸易增值计算方法,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数至少减少三分之一。美方还绝口不提服务贸易,而在这方面,美国对华长期保持巨额顺差,仅2016 年美方顺差就有557 亿美元之多。 就国际竞争力而言,美国在高科技产业和农业上占据很大优势,但却以所谓“安全”为由限制对华出口。据美国研究机构报告,如美方放宽高科技产品对中国出口的管理限制,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减少35% 以上。尽管中方一再提出这一问题,美方也多次许诺,却拒不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可以说,所谓“3752 亿美元逆差”是完全按照美国统计方式和政治图谋制造出来的,而又被美国作为挥舞贸易制裁“大棒”的借口。 误判二:错误的政策取向 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商品、人员的自由流动,带动了多边贸易体制和贸易自由秩序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和众多国家经济的增长。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各个领域占据的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捞取到大量好处,但由于治理方面的缺失,也造成了利益分配严重不均和社会的分裂。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民粹主义的兴起、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思潮泛滥。这不是全球化本身的错误,而是治理上的问题。 特朗普借助美国高涨的民粹主义思潮赢得了总统宝座,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倒行 逆施,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企图强逼贸易伙伴单方做出让步。错误的政策取向,必然导致错误的行动。特朗普上台一年多的举动表明,他的政策取向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损及世界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也必将损及美国利益,是没有前途的。 误判三:错误的行为方式 霸权主义行动 冷战结束后,世界人民逐渐形成强烈共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抛弃冷战思维和“丛林法则”及零和游戏,通过外交磋商处理相互间分歧和争议问题,不能恃强凌弱,更不能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因此,在经贸方面,1995 年1 月1 日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其主要职能是管理、组织、协调、调节和提供成员国贸易之间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按照世贸组织的宗旨,任何国家都不能依据国内法处理国际贸易的争端。按此要求,美国不能再借《1974 年贸易法》处理同他国在经贸上的分歧和争议。 特朗普政府却无视世贸组织的规定,毫不顾忌国际贸易的原则,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继续采取霸权主义行径,凭仗国内法威逼他国服从美国利益诉求。 首先2017 年8 月18 日宣布根据《1974 年贸易法》启动对中国“301 条款”调查,2018 年又引用“232 条款”宣布加征钢铁及铝制品关税,逼迫有关出口国让步。3 月23 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根据“301 调查”结果,将对中国价值约600 亿美元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并称:“这是许多(行动)的第一(个)”,制造咄咄逼人的态势。 此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加征25% 关税的中国产品清单,将损及中方500 多亿美元的利益。所有这些,都是赤裸裸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这次美国霸权主义行动的矛头直指中国,企图像当年制服日本一样,用强硬手段压服中国。 误判四:错误的对象选择 中国已今非昔比 中方为促进两国贸易平衡,做出众多积极努力,美方却仍不满足。最终特朗普放弃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途径,依然对中国动起“刀子”,挥舞起贸易摩擦的“大棒”,妄图逼压中国就范。 中美经贸关系经历过错综复杂的进程。但当前同那时有明显不同,第一,中国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占到美国的三分之二多,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中升美降的势头仍在发展。 第二,中美经贸合作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已获得全面进展,双方利益高度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美方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举动,都会造成美方自己也蒙受伤害的后果。 第三,中国在不少方面已形成对美优势,在实体经济方面明显强于美国,而且中国拥有更加全面的经济体系,有条件也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利益。 第四,特朗普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抵制全球化,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损害自由贸易秩序。而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受到普世称赞。中国占有道义上的优势。 第五,中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正万众一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砥砺奋进。更重要的是,中国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反观美国,当前社会分裂严重,思潮混乱,矛盾错综,对特朗普看法不一,政府内外观点分歧深刻,难以形成中坚力量。 总而言之,中国早已今非昔比,美国则是另一种今非昔比。在这种形势下,特朗普政府试图拿中国“开刀”,打错了算盘,是完全找错了对象。
|